1.環境保護就是運用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污染和破壞環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計劃地保護環境,預防環境質量惡化,控制環境污染,促進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提高人類生活質量,保護人類健康,造福子孫后代。 2.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是關系到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根本性問題。 3.提升環保的政策力度,從而更好地采取治理和應對突發環境事故,是當前急不可待的任務。
如今低碳生活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趨勢,不僅是個人,也是眾多品牌的關注焦點,我們日常使用的螞蟻森林、星巴克的咖啡杯、美妝的空瓶回收等。其實保護環境守護地球我們自己動手也能做,比如舊物利用。你知道把手邊不用的紙箱或水杯改造回收,能節約多少能源嗎?近日慧科技就在南京、常州、杭州等地開展此類舊物改造活動,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參加。
?近年來,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部門,在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理方面主要開展了4方面工作,為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 ?第一,推動建立法規標準體系。研究推動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理立法,修訂《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辦法》。同時,制定《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技術方法》等技術規范。 ? ?第二,加強源頭準入管理。持續開展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防范具有不合理環境風險的新化學物質進入經濟社會活動和生態環境。例如,2021年,共批準登記564種新化學物質,提出500多項環境風險控制措施。
2022年3月30日上午10時,生態環境部召開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宣傳教育司司長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任勇出席發布會介紹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相關工作,并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一批碳排放報告數據弄虛作假等典型問題案例。請問此舉是出于什么考慮?當前碳排放報告存在哪些共性問題?針對碳排放報告數據造假現象生態環境部開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還有何計劃?